國立台灣大學 / 學生職業生涯發展中心 專題報導
陳凰鳳 : 透過語言搭起種族橋梁的越南語教師
文 / 洪郁雯
來自與臺灣一樣炙焰熱情的越南南部,原本想在家當賢妻良母的陳凰鳳,意外成為開啟「臺越大門」的外語教師。踏入臺灣這個大家庭,她謙虛的攫取知識充實自我,再昂首向臺灣人介紹自己的母語,透過語言建立臺越溝通的橋梁——她是為這座島嶼奮鬥的臺灣媳婦。
決定在臺灣的「大家庭」中相夫教子
陳凰鳳與丈夫在越南相戀結婚生子,定居近十年後,考慮到臺灣的公婆始終掛心遠在越南的孫子們,於是她與丈夫決定移居回臺灣,期許臺灣的環境能讓孩子過的更幸福。但來到臺灣的陳凰鳳卻面臨社會對於「越南新娘」、「逃跑外勞」等負面刻板印象,「我覺得很難過!在越南,我跟先生的異國婚姻很幸福!為什麼回來臺灣會變成社會的負擔和問題?」她無法相信自己會成為社會上排斥的對象,更無法忍受自己的孩子在如此充滿歧視與誤解的環境中成長,她決定著手改變。
她發現婚姻仲介和語言隔閡是新住民在臺灣社會產生衝突的兩個主因。「如果想去幫助新住民朋友們,無論是以志工或是其他形式,我需要足夠有關臺灣的知識,才有力量去跟人家爭取!」因此她選擇攻讀實踐大學家庭研究暨兒童發展研究所,研究新住民在婚姻家庭生活所面臨的困境。來臺之初,原本只想在家相夫教子的陳凰鳳,從自身的家庭出發,展開了一條幫助新移民融入「臺灣家庭」的教學之路。
開啟語言的雙向門
研究所的課程讓陳凰鳳吸收有關臺灣家庭、社會的豐富知識的同時,她也注意到「語言」是新移民在臺灣社會格格不入的原因之一。為了要改變「越南新娘」刻板印象,陳凰鳳主動爭取到社會大學擔任「志工」教師,免費教導新移民中文,幫助他們能順利與丈夫、家人溝通。她坦言,當時許多家屬很擔心新住民配偶會「學壞」,所以多數家人會陪同一起聽課。「後來他們發現媳婦不僅會中文,連個性也變開朗了!而他們也覺得老師上課很好玩,就問我可不可以也教越南語,因為他們也想跟媳婦說幾句越南語。」除了打開新住民語言障礙的閘門,陳凰鳳也開啟臺灣人對越南語言、文化的興趣。透過簡單幾句越南語,臺灣人開始主動認識越南的民族性情與文化,不再只是被動接收媒體上的負面資訊。
與臺大擦身,乘上東南亞崛起
研究所畢業後,陳凰鳳選擇「國家發展」這個與族群發展息息相關的科系為博士班,但在她考取進入臺灣大學國家發展所博士班後,卻受到教育專業上的質疑。陳凰鳳擁有了豐富的教學經驗與越南語的專業,但因缺少教育相關的學歷背景,使她在大學成為專任教師的升遷受到阻礙。在眾多因素的考量下,她決定暫緩在臺大的學業至師範大學就讀教育相關科系,讓她在教學上能更具專業性,也因此,陳凰鳳與臺大就此擦身而過。
陳凰鳳的教學工作在她求學期間並未間斷,而因搭上東南亞崛起的風潮,國內企業產生越南語人才的需求,讓陳凰鳳的開設的越南語課程,班班爆滿。反而在原以為求知慾更甚的大學開班授課時,只有三位學生坐在教室中,讓她大吃一驚。她認為許多學生尚未意識到越南在外資市場的崛起,忽略了越南語的學習價值。陳凰鳳驕傲地說著自己當時所教的三位學生,都因為具備越南語的能力,工作薪資因此更加優渥。
學習沒有壓力;工作不分你我
陳凰鳳的活潑教學風格,受到許多學生的喜愛。她解釋是因為自己會針對不同年齡、族群的學生需求作教學上的調整,例如在社區大學面對人生閱歷豐富的熟齡學生,她會選擇「剛好」的上課進度,因為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在課堂上有發表學習成果的機會,利用互動與問答,不僅能讓學生記憶更深刻,也能激發出學習的動力與成就感;面對因工作需求學習語言的上班族,由於學生平日就有龐大的工作壓力,所以在課堂上她會將學生視為朋友一般,讓上課氣氛活潑輕鬆也更有效率。「我不會將以前學語言時的緊張害怕帶到課堂上,因為我要讓學生覺得他們今天來上課,就像來跟老師聊天一樣。」她認為學習語言不能有過多的壓力,否則學習效果將會大打折扣,這也是她總是讓課堂上充滿笑聲的原因。
熱愛教學工作的的陳凰鳳,把大部分的時間的貢獻給越南語教學,不禁讓人擔憂她是否會因工作而背離當初在家相夫教子的願望?「我雖然做了很多工作,但都不是一個人!」陳凰鳳很清楚合作的力量,每當認識一個人,她會細細觀察、記住每個人的特徵與優點,每當有新工作時,她就能立刻找到適合一起完成工作的夥伴。而她積極努力的正面形象,讓與她工作的新住民不再被擔心會「學壞」,家人反而十分支持與贊同。懂得如何借重他人之長才,陳凰鳳才能夠在繁忙的工作中成功的詮釋好教師與母親的雙重角色。
陳凰鳳透過語言教學開啟臺灣人通向越南的大門,她自編教材出版,也製作廣播教學節目,從前讓新住民形象蒙上陰影的媒體,現在是她推廣越南語言、文化的利器。她甚至把教室搬上電視,製作越南語電視教學節目,透過電視的傳播,將越南語散播到臺灣每個地區。在新住民積極融入臺灣的同時,社會也在學習、尊重外來種族,而這樣的成就也受到外國媒體的關注,「他們說臺灣是唯一!他們覺得臺灣是唯一給新住民發聲機會的地方。」陳凰鳳十分感動自己的努力在臺灣社會被接受、肯定。
無用之用 – 把握任何學習機會
身為教師的陳凰鳳,最常鼓勵學生「既然已經學了一樣東西,就要用心去學。」她認為任何的學習都不會白費,她解釋自己大學念法律、讀家庭研究暨兒童發展,也許看似與現在的教育工作並不相關,但這些學習經驗都是充實她教學的知識泉源。「所以任何東西都對你有用,只是你有沒有用心去對待它。」而對於來到臺灣念書的外國學生,她則建議:「應該好好把握在臺灣的環境學習中文,如果能善用自己的母語和中文能力,可以為這個社會做出許多意想不到的貢獻!」
點擊照片觀賞 》》 陳凰鳳越南語節目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vRxtSONVzCRLW9RUCpuMwA
※※※※※※※※※※※※※※※※※※※※※※※※※※※※※※※※※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