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凰鳳herstory

溫柔的漫長戰役 陳凰鳳全為下一代【2014/09/01 聯合報】

2014 年 9 月 4 日

 溫柔的漫長戰役 陳凰鳳全為下一代2014/09/01 聯合報】

分享記者蘇瑋璇╱台北報導

·

·

·

·

「我所努力的一切,都是為了讓我的孩子生活在對新住民公平、友善的社會。」越南語教師陳凰鳳來台十三年,推動東南亞文化融入台灣及新住民女性的女權尊嚴。這場促進兩地理解與包容的漫長戰役,是來自一分母親對子女摯深的愛。

不友善看待 感覺好不舒服

陳凰鳳與丈夫簡志榮在越南相識相戀,婚後住越南,本是再平凡不過的家庭,二○○一年搬回台灣後,徹底改觀。

一回台,就感受周遭環伺「不友善」眼光,許多新住民姐妹常被問:「你每月寄多少錢回家?」「丈夫花多少錢買你?」滿街大剌剌物化女性的婚姻仲介廣告,都令她非常不舒服。後來看到一則社會新聞,一名年輕越南母親與家人溝通不良,抱孩子跳樓自殺,震撼了她。

決心跨出家 基金會當志工

陳凰鳳決心跨出家庭,到伊甸基金會當志工,打電話關懷新住民姐妹,但屢遭電話另一端的公婆攔阻。她再轉至婦幼醫院,與新住民姐妹直接接觸。她發現,語言文化隔閡是家庭衝突的關鍵,遂走上越南語教學的路。

陳凰鳳在社區大學開班教新住民學中文,也為台灣人開越南語文課程。起初是針對娶外配的丈夫、公婆,回響熱烈,退休人士、商務人士都爭相報名,她陸續為政大、政大公企中心、企業、地方政府開越語班。

華視教越語 總統是座上賓

有民眾、監獄受刑人寫信給她,感嘆想學越南語卻沒機會。她爭取經費,在華視主持「越說越好每日一句」節目,教基礎生活用語及實用會話,馬總統、內政部前部長李鴻源、移民署前署長謝立功都是節目座上賓。

為孩子而做 盼望接納彼此

回顧奮鬥歷程,陳凰鳳與簡志榮說,從沒抱持偉大理想,純粹是「為了我們的孩子而做」,他們希望孩子在尊重多元文化、各族群都能接納彼此的環境長大,不要父母的跨國婚姻,成為孩子自卑的烙印,更不願夫妻當年承擔的歧視與壓力,在孩子身上複製。

十多年來,簡志榮力挺太太為同鄉姐妹發聲,無怨無悔接送她趕場、安排行程、處理庶務,「我鼓勵她做,沒想到能做得這麼好。」淡淡一句,藏著無比的驕傲及肯定。

2014/09/01 聯合報】


推動越南語教學的新住民陳凰鳳(左),在老公簡志榮的支持下,積極為新住民姐妹發聲。 記者程宜華攝影

聯合大講堂/新住民陳凰鳳:外配是台灣母親  

【聯合報記者蘇瑋璇/台北報導】2014.08.18 03:27 am

 

從「媽媽學講話」到「學媽媽講話」,十三年來,來自越南的陳凰鳳推動越南語文教學,首先跳出呼籲台灣社會,看待東南亞新住民不僅是外籍配偶、台灣媳婦,更是台灣母親。

俐落的牛仔褲、粗框眼鏡,蹬一雙高跟鞋,陳凰鳳充滿活力,一站上講台、拿起麥克風,三小時課程從不坐下;穿梭走道與學生互動,幽默教學讓課堂笑聲不斷。她也成為udn talks聯合大講堂九月講師,主講「多元文化」。

陳凰鳳就讀越南國立胡志明市大學法學院,認識外派越南的丈夫簡志榮,婚後定居越南八年;因公婆想念孫子,二○○一年返台定居。

她本想當個相夫教子的家庭婦女,但台灣社會對東南亞外配的強烈歧視及偏見,令她「非得做點什麼」。

她先投身擔任志工,二○○三年創辦台灣第一份越南文報刊,二○○八年開辦越南語教學電視節目,帶動越南語學習熱及政府對東南亞語言文化的重視。

因應台商企業拓展東南亞市場,陳凰鳳長期協助培訓企業外派越南幹部,她在大學開課,也推薦大學生取得派駐海外的高薪工作。

陳凰鳳回憶,來台後,丈夫簡志榮給她充分揮灑的空間,鼓勵她為新住民發聲;她先修讀家庭研究暨兒童發展碩士,又攻讀台師大課程與教學研究所博士。

「多年來,向外推廣多元文化,現在的任務是回過頭,關注新住民姊妹的需要。」今年,她帶領新住民創作越南語電視節目,新移民不再是被介紹的「他者」,而是企劃、編劇、製作電視節目的「主動者」。

陳凰鳳微笑說,來台灣,是人生中最有意義的事,不只改變了自己,更改變了下一代、下下一代;如果她沒有行動,台灣對東南亞的認識停滯,新住民子女很難享有快樂自信的生存權利。她以自己為例,鼓勵新住民姊妹站出來,只要認同自己,沒有什麼難得倒的事。

2014/08/18 聯合報】  @ http://udn.com/

 

You Might Also Like

No Comments

Leave a Reply

探索更多來自 陳凰鳳老師&台灣越裔總會 Cùng bạn du học Đài Loan 的內容

立即訂閱即可持續閱讀,還能取得所有封存文章。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