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青少年朋友大家好,我是陳凰鳳。
 |
越南語教師─陳凰鳳
|
我來自越南,我的中文算是流利,但是我不希望別人因為這樣子誤以為我是華人。目前我在政治大學和華視教育文化頻道教授越南語。我希望讓更多人樂於學習一個實用的外語,更可以透過學習我的母語,而嘗試去了解和親近一群已經存在大家身邊的臺灣新族群。因為我相信,只有透過互相學習,並接納多元文化、深根臺灣,才能實現真正臺灣族群和諧的理想。
年輕的時候因為工作而認識在越南工作的先生,不過成家之後的頭7年我們還是選擇留在越南生活工作,所以一兒一女也都是在越南出生的。後來由於小孩教育的關係,我們才搬到臺灣生活。我永遠記得2001年10月31日那一個夜晚,下了飛機,飄著雨,空氣13℃,對我來說幾乎冷到心跳停止,雙腳卻抖個不停,接下來10年就是完全意料之外的人生了。
來臺灣後我深刻體驗到臺灣社會對東南亞民族文化的陌生與負面的觀感,尤其對東南亞婦女的刻板印象,令人失望又難過。也許因為不服輸的民族性使然,10年來我用自己的力量,努力在改變大家對東南亞民族與文化的觀感。
記得我最初在臺灣的工作,就是到臺北市立婦幼醫院和仁愛醫院擔任翻譯志工。當時擔任志工是沒有報酬,只有提供一個便當而已。我卻還要勞動老公接送,或自己搭車從汐止到臺北。因為很難找到人做,所以我就志願義務做了3年,不過因此我被推薦為臺北健康城市十大特色人物,獲得表揚,還為我辦了生平第一場的個人公開演講,都是非常有意義的經驗。
在擔任志工期間我也發現,雖然我已經有了越南大學法學院文憑,但是來了臺灣我必須還有一個能讓臺灣人承認的學歷,所以我決定要繼續深造,但是卻因為已畢業多年,又結婚生子移居臺灣,以致準備升學資料很困難。當時探尋了很多學校都不得其門而入,結果卻是實踐大學家庭研究及兒童發展研究所的謝文宜所長得知我求學的意願,主動為我克服了許多有形無形的門檻,使我能夠在臺灣升學。
碩士學位雖然我讀的很辛苦,但我終於達成深造的願望。而在研究所讀書同時也開始了我教學的生涯。起初只是因為聽到同鄉姐妹說,在社區大學學ㄅㄆㄇㄈ很辛苦,所以我寫了一封e-mail給當時中山社大的蔡素貞主任,建議用羅馬拼音教外籍姐妹學中文比較容易。想不到得到蔡主任的答覆是:那就請妳來教吧。而我就大膽向主任說:如果要我教,那我想教臺灣人學越南語。蔡主任竟然就乾脆說:那就兩個班都開吧!那才是我到臺灣的第2年。
這個鼓舞讓我接著也大膽向臺北市政府毛遂自薦,要求開班越南語推廣課程,而我的人生第一堂就是在萬華區公所開講了,從此展開了我四處教授越南語的生涯。再來是我到政治大學擔任越南語講師,起源也是意料之外。只因為看到了關於我在推動越南語的報導,當時正在推廣少數語言教學的陳超明院長聯絡到我,直接就對不認識的我說:想教越南語就到政治大學來教吧。這真的是我這輩子最大的驚喜,現在我在政治大學開課已經7年了,沒有間斷過,一週甚至講課超過20個小時,學生已經超過千人次。
最後把我的越南語教學理想推廣到電視螢光幕上卻是最有趣的過程。一開始只是我老公的異想天開,因為他說:妳那麼想推廣越南語,一個一個教太累了,應該上電視教才對。結果他真的寫了3個企劃書向電視臺自我推薦,居然就獲得中華電視公司教學處約談。當時電視臺只與我們交談了兩次,就願意接受我們推廣越南語的理念,使我很訝異。接下來華視教學處不僅提供了電視臺龐大的資源與人力,為我製作節目,接著華視更支持我繼續製作更多的越南語推廣節目。
這些點點滴滴都是令我難以忘懷,也非常感謝所有曾經給我支持的師長,我很高興在臺灣可以找到展現自我,並促進族群和諧發展的方法。現在教授越南語就是我最快樂的事,這個發展也證明了臺灣社會寬廣的包容力。如果要我說現在我對臺灣的感受,我會說:臺灣就是我的愛、我的夢、我的驕傲。
|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