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凰鳳herstory

前進東南亞市場 政治大學外語學院論壇籲培養人才-2014-12-14

2014 年 12 月 14 日

外語學院院長張上冠主持東南亞語言人才培育座談,呼籲大家共同重視。攝影:黃彥瑋。

外文中心越南語講師陳凰鳳引領學員認識越南。攝影:黃彥瑋。

外文中心印尼文與馬來文講師王麗蘭期盼更多人重視東南亞語言人才培育。攝影:黃彥瑋。
※※※
【校訊記者陳怡蓁報導】

外語學院與北區大學外文中心14日共同舉辦「東南亞文化研習營」,多位母語教師和政府、企業代表都呼籲,前進東南亞市場發展已是趨勢,應該加強培育具備當地語言溝通能力的人才。

勞力眾多、薪資低廉、環保受限制少,加上中國近年積極擺脫「世界工廠」,愈來愈多臺商將廠房轉移到東南亞。外語學院院長張上冠表示,東南亞充滿物產、人才,是臺灣應該積極聯繫的區域,然而仔細檢視,臺灣卻不將東南亞當一回事。

外交部亞東太平洋司副參事劉政星也提到,外交部招考人員時,確實較忽略東南亞語語言人才,但實際上,國人對東南亞的觀念也還很有限。以他自己派駐印尼時,身邊朋友就多帶著迷思看待,認為當地落後、天災多。

外文中心講師陳凰鳳分享,自己剛到臺灣時,常見同樣嫁到臺灣的越南姊妹被誤解和貶抑,為了扭轉臺灣人的刻板印象,她到醫院擔任翻譯義工、到社區大學教授越南配偶中文,後來創立越語的婦女刊物,也擔任越語班、外籍配偶成長班老師。她提醒,學一種語言就是了解一種文化,了解才能消弭衝突。

臺灣人壽人力資源部資深經理孫弘岳從企業布局來看,認為前進東南亞不是一種盲從而是趨勢,強調金融業已經開始前進緬甸、柬埔寨,代表「前進東南亞是事實,而不是預測。」

外文中心講師張君松在臺教學泰語多年,他歸納臺灣人學習動機,大多是因為喜歡泰國影視節目、社會文化或曾去過泰國而產生感情。

陳凰鳳感嘆年輕人不了解東南亞語的趨勢,推動越南語學習多年,觀察臺商需求,認為「直接在越南找會中文的人,但他們其實不了解臺灣的情況,如果可以找到懂越南語的臺灣人,不是很好嗎?」

外文中心印尼文和馬來文講師王麗蘭也呼應,國內應該正視「如何讓青年面對東南亞市場?」她感嘆,目前一個星期僅有三個小時課程,要培養學生具備前進東南亞市場的語言能力幾乎不可能。從大學角度,她還建議外語學院可以將東南亞語檢定納入語言畢業門檻。

張上冠肯定王麗蘭的建議,也呼籲各界共同關心努力,因為語言推動只有一個「院長」的力量不足,更直言如果不實踐正確的政策,十年後,座談會依然是在「坐」談。

人才培育座談之外,陳凰鳳、張君松與王麗蘭也在研習營中帶領學員認識越南、泰國、印尼及馬來西亞的地理、歷史背景,並準備越南點心及泰式奶茶,鼓勵參與研習營的大學生和中、小學教師從生活中增進對東南亞的了解。

 

You Might Also Like

No Comments

Leave a Reply

探索更多來自 陳凰鳳老師&台灣越裔總會 Cùng bạn du học Đài Loan 的內容

立即訂閱即可持續閱讀,還能取得所有封存文章。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