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圖書館-越來越好的多元族群社會─臺灣母親,陳凰鳳
※ 新北市藝遊月刊 / 104年5月號
※ 文、攝影/沈佩瑤
溫柔而堅定
「溫柔而堅定」,常有人這麼形容陳凰鳳。說話輕柔的她,一頭烏黑亮麗長髮、配上小小瓜子臉,纖細的身形搭配剪裁合身的服飾;在美麗外表的光環底下,陳凰鳳更是展現無比的決心和毅力。 和先生簡志榮相戀結婚7年後,原本住在越南的陳凰鳳一家,為了讓孩子在更開放的教育環境中成長而決定遷居臺灣,這也是陳凰鳳第一次感受臺灣人竟是用誤解和貶抑的方式,看待嫁給臺灣郎的越南姑娘。以前陪丈夫回臺灣過年過節,總抱著自己是客人的心情,就算旁人聽了她口音,好奇她來自何方,也從沒想過那些問話背後所隱藏的意義。
陳凰鳳形容自己是個出身保守家庭的乖巧女兒,自小在父母的殷殷企盼下,先是以優異成績考進醫學系,但她實在不想當醫生,於是再度以好成績進入法律系,也算給思想傳統的父母一個交代。就在25 歲那年,同樣在父母希冀下選擇走入婚姻生活。先生常鼓勵她多外出、多發展自己興趣,讓她婚後反而能享受不受拘束的自在生活。
陳凰鳳笑談,到臺灣定居,才發現自己中文沒想像中的好;因為先前學習中文的背景,使得說話略帶點廣東腔。但在臺灣,光是各地口音和習慣用語就讓她花了好些時間才適應。「我會中文都這樣了,何況是語言不通的其他姊妹呢?」她忍不住省思這樣的課題,眼見同鄉姊妹在臺灣受到壓抑的種種處境,也激發想為同胞做點什麼的念頭。 在先生鼓勵下,陳凰鳳開始投入當志工、教越語的行列。在醫院擔任通譯志工及到社區大學開語言班當老師,能在異鄉發揮所學幫助同鄉,體會不同以往的成就感,將在越南透過羅馬拼音學習中文的方式運用在教學上,讓學員能很快學會日常生活用語,因此課程大受歡迎。除了教中文,陳凰鳳也教越文,曾經在醫院當通譯的經驗讓她了解到,其實很多新住民和臺灣家人之間,只是因為語言不通,無法互相理解才產生誤會,如果能彼此對話,對家庭關係一定有所幫助。
為了讓更多人能認識越南文化,陳凰鳳在民國98 年開播教授越南語的電視節目「越說越好」,讓住在遠方或是沒時間上課的朋友,都能透過節目的放送,學習越語。另外也以越語主持「新住民學中文成語」節目,幫助新住民朋友更了解中文的運用和內涵。 但談及越南姊妹偏好嫁到臺灣「淘金」的誤解,說話溫柔的陳凰鳳,還是難得露出焦急語調並且優雅地跺腳。「越南姊妹是很傳統的,嫁人和養育下一代,這是傳統觀念中,缺一不可的社會期待!」陳凰鳳也話鋒一轉,開始談論越南姊妹如何努力在這塊土地生活,融入臺灣社會。嫁到臺灣,這就是家,沒有什麼新住民媽媽,只有「臺灣母親」。 從「媽媽學講話」到「學媽媽講話」,陳凰鳳來到臺灣十四年,除了推動越南語文教學,也是第一位呼籲臺灣社會,看待東南亞新住民不僅是外籍配偶、臺灣媳婦,更是臺灣母親。她盼望透過自己的努力,讓越來越多的人能接納彼此差異、尊重不同文化。因為接納,讓東南亞文化也成為臺灣文化特色的一環。
陳凰鳳小檔案
民國90年正式來到臺灣生活之後,持續推展越南文化。曾在民國92 年創辦第一份越南語文報紙,並在民國94 年獲選為全國優秀青年。造就越南語在臺灣的學習風潮,編入臺灣方言的成就,號召同鄉姊妹創立臺灣越裔新移民文化傳承協進會,盼能透過團體力量,讓多元文化的特色更能展現。近期她更將泰裔和印尼裔 納入團隊,推出包括三個不同文化族群母語、專屬新住民的電視節目。
◎ 由 ntcag.service 在
◎ 新北市真人圖書館網站:activity2.library.ntpc.net.tw
新北市立圖書館總館 及 真人圖書館
新北市板橋區貴興路139號
近大台北捷運系統 亞東醫院站
歡迎蒞臨!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