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出處:早安越南論壇 討論區 > 越語學習與交流 > 台越語言學習 > 【轉帖】從媽媽學講話 到學媽媽講話
作者:西螺
網址:http://www.abubook.com/modules/newbb/viewtopic.php?topic_id=2115
今天,在母親節的前夕,看到這篇由陳凰鳳老師所寫的文章-
『從媽媽學講話 到學媽媽講話』。2010年05月04日蘋果日報
一個東南亞移民女性、來自越南的新移民台灣母親,在台灣產生撼動人心的力量。
「移民署公布調查報告:六成以上的外籍配偶扛起家計,成為家庭經濟主要來源」和「國健局研究證實─新住民寶寶很健康」。
「其實我們這一群敢渡海而來的姊妹,都有過人的勇氣和生存的決心,我們不會需要平白的同情,只想自力更生。」
『特質:年輕、健美、勇敢、忍辱、積極』
『強調的正是自己驕傲的越南裔身分!』-我不是華人。
看到這樣的文章,讓我久久無法自己,
陳老師不正是在替所有東南亞新移民女性,說出她們心中的話語,
道出她們奮發向上的心路歷程嗎?
各位越婿,我們理應是她們最堅強的後盾,是支持她們最有力的臂膀。
向新移民台灣母親致敬,向陳凰鳳老師致敬,向老婆致敬:
『台灣社會活力的主要貢獻者』。
一位家庭美滿和樂的越婿 敬上
-摘錄自陳凰鳳老師之【從媽媽學講話 到學媽媽講話】一文
台灣原本就是移民社會,從漳泉、閩客、本省外省,到今日的新移民……,
由陳老師以上的一段話中,深刻感受到十多萬的新移民台灣母親,
對台灣認同度非常高,台灣正應欣喜這一股年輕力量的加入。
5/6 0:11:53
;還有兩則真實反映外籍配偶狀況的報導:
「移民署公布調查報告:六成以上的外籍配偶扛起家計,
成為家庭經濟主要來源」和「國健局研究證實─新住民寶寶很健康」。
只是報導以「出乎意料」為標題,
難道台灣社會對東南亞民族的偏見真的這麼深嗎?』
-摘錄自陳凰鳳老師之【從媽媽學講話 到學媽媽講話】一文
對照『從東南亞女性外籍配偶面臨的困境論多元文化教育的展望』
一文,作者:丁雪娟,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所研究生
台灣社會對東南亞民族的偏見,是越婿必須要深入了解的課題,
並能適當地幫助她,建立信心、尊嚴、期待與價值觀,
協助他們盡快適應在台灣的生活,成為台灣社會的一份子。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