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凰鳳herstory

新台灣人出頭天 / 2012-02-12中國時報/記者朱芳瑤/台北報導

2012 年 2 月 28 日

新台灣人出頭天 / 2012-02-12中國時報

記者朱芳瑤/台北報導


 隨台灣夫婿從越南來台定居的陳凰鳳。咬字清晰、發音標準的她,以充滿活力熱忱的互動式教學帶領台灣學生說越語。(王錦河攝)

     說著一口流利的中文,時而輕柔,時而鏗鏘有力,陳凰鳳侃侃而談,散發著熱情與魅力。她是道地的越南女子,嫁給台灣老公,與許多從東南亞嫁來台灣的新移民姊妹一樣成為「台灣媳婦」,但更希望別人稱她們一聲「台灣母親」。

      陳凰鳳說,她不排斥「台灣媳婦」這四個字,而是盼台灣社會給予新移民女性多一點肯定,她們大都忐忑不安地離開家鄉,來到台灣,多數人被賦予傳宗接代的任務,很快地生育並教養孩子。但她們可能還未完全適應寶島的生活,中文可能也說得不輪轉,需要花雙倍的努力,才能趕上其他台灣母親。

      陳凰鳳表示,許多人對新移民女性有誤解,常讓跨國姻緣蒙上買賣式婚姻的刻板印象,或認為外籍配偶來台淘金、是社會負擔,但根據移民署一份調查,約六成受訪的外籍與大陸配偶有工作,也肩負家計。

      她深信,「嫁來台灣的新移民姊妹們,許多人都懷有夢想,一個幸福的家、一份穩定的工作;她們知道,自己不是來台灣享福的,而是來打拚的,扶持先生、養育孩子。」

      陳凰鳳與外派越南的台灣丈夫結褵,婚後七年仍留在越南生活,直到十年前,一家人搬回台灣定居。原本專心當家庭主婦的陳凰鳳,因一則外籍配偶攜子自殺社會新聞,決定到醫院當翻譯志工,盡棉薄之力,傾聽新移民姊妹們的煩惱,拉她們一把。

      陳凰鳳也在丈夫的鼓勵之下,進入實踐大學的家庭研究與兒童發展研究所就讀,特別關心新移民婦女的婚姻與處境,取得碩士學位後目前又進入國立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攻讀博士中。

     「我發現許多姊妹只是需要時間去適應新的生活,我更想改變台灣人對新移民的刻板印象」,陳凰鳳說,這是她自二○○三年起,推動新移民母語文化的契機。如今,陳凰鳳已是國內知名的越南語老師,在政治大學外文中心、公企中心任教,並與電視台合作,製作教學節目。

      陳凰鳳想透過教學越南語,鼓勵台灣人嘗試了解與親近身邊的新移民朋友。她笑說,早年班上有不少外籍配偶的丈夫,學越南語是為了監控太太有沒有說他壞話,可喜的是,近年來有愈來愈多民眾對新移民更友善。

      「老師,我想跟越南來的媳婦可以溝通啦!」「鄰居家有外籍配偶,我想學點越南語跟她聊聊天」「我太太是越南人,我想讓孩子也會說媽媽的母語!」陳凰鳳振奮地說,她真的「非常感動」。當然,附加在新移民身上的刻板印象不可能就此消散,但她立志持續教學,發揮新台灣人的力量。

 

You Might Also Like

No Comments

Leave a Reply

探索更多來自 陳凰鳳老師&台灣越裔總會 Cùng bạn du học Đài Loan 的內容

立即訂閱即可持續閱讀,還能取得所有封存文章。

Continue reading